DB14T 1109-2015 桥梁预应力孔道注浆密实性无损检测技术规程
ID: |
3A7CBFC71D33401CAE3E8CBC118F0402 |
文件大小(MB): |
1.08 |
页数: |
19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8-16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75.140,E 43 DB14,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B 14/T 1109—2015,桥梁预应カ孔道注浆密实性无损检测,技术规程,2015-12-30 发布2016-01-30 实施,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 14/T 1109—2015,目 次,前言, 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符号.. 1,4基本规定..3,5常用检测方法 4,6注浆密实性评价. 8,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桥梁预应カ孔道注浆密实性无损检测流程图10,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桥梁预应カ孔道注浆密实性无损检测现场记录表 11,参考文献. 15,I,DB 14/T 1109—2015,刖 三,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桥梁工程防灾减灾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黄土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之江、谢立安、刘志华、汪永强、吴佳晔、张勇、张俊光、刘永、支守根、,丁亚会、乔文庭、于晓光、哈图、王志勇、路正明、赵雷、何国花、寇伟、毛敏、陈栋栋、申雁鹏、郭,文龙、吕立宁、卢鹏、赵文溥、汪贤安、刘建勋、郑彪、王磊、郭学兵、王望春、赵学峰、刘媛媛、傅,莉、赵芳,II,DB 14/T 1109—2015,桥梁预应カ孔道注浆密实性无损检测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桥梁预应カ孔道注浆密实性无损检测的术语、定义和符号、基本规定、常用检测方法,和注浆密实性评价,本标准适用于公路桥梁有粘结预应カ孔道注浆密实性的无损检测,其它铁路桥梁、市政桥梁及有粘,结预应カ构件孔道注浆密实性的无损检测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JB 1805-1993数据采集设备通用规范,JJG 338-2013电荷放大器,JB/T 6822-1993压电加速度传感器,3术语、定义和符号,3.1 术语、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注浆缺陷,有粘结预应カ孔道内无注浆材料,或影响注浆材料发挥其作用的不密实区及空洞等,3.1.2,冲击回波法,在构件表面利用瞬时机械冲击产生低频的应カ波,应カ波传播到结构内部,遇到波阻抗有差异的界,面(如构件底面或缺陷表面)时被反射回来,并在构件表面、内部缺陷表面和构件底部之间来回反射产,生纵波共振,通过测试冲击弹性波引起的振动主频率来确定构件厚度及其内部缺陷位置的方法,3.1.3,冲击弹性波定性检测法,利用外露的预应カ钢束两端分别进行激振和接收信号,通过分析信号传播过程中能量、波速及频率,等参数的变化,定性判定预应カ孔道整体注浆密实性的方法,DB 14/T 1109—2015,3.1.4,冲击回波定位检测法,沿预应カ孔道方向,以扫描形式逐点进行激振和接收信号,通过分析信号传播过程中预应カ孔道及,构件对面处反射信号的传播时间,定量判定预应カ孔道各位置处注浆密实性的方法,3.1.5,X射线法,利用X射线透射性能对预应カ孔道各位置处注浆密实件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3.1.6,内窥镜法,借助光学仪器内窥镜对预应カ乱道各位置处注浆密实性进行定量观测的方法,3.1.7,综合注浆指数,冲击弹性波定性检测法得到的用于反映预应カ孔道幣体注浆密实性的相对指标ー,3.1.8,黑度,X射线法得到的用ア反映被检测构件密实性对应的色度,坡长注浆缺陷长度,预应カ孔道内单个注浆缺陷的最大连续长度,3.1.10,注浆不密实度,预应カ孔道内累计注浆缺陷长度占孔道总长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3.2 符号,下列符号适用ア本文件,——综合注浆指数:,/EA—全长衰减法分项注浆指数:,ZPv—全长波速法分项注浆指数:,/tf—传递函数法分项注浆指数:,L—预应カ孔道总长:,ム^—培长注浆缺陷长度:,Lwm—累计注浆缺陷长度:,t——冲击回波实际传播时间:,し—正常混凝土区域无顶应カ孔道位置处冲击回波的标定传播时间:,し.——正常混凝土区域预应カ孔道未注浆位置处冲击回波的标定传播时间:,P—注浆不密实度,2,DB 14/T 1109—2015,4基本规定,4.1 检测方法及选定原则,4.1.1 本规程所涉及的检测方法包括冲击回波法、X射线法、内窺镜法。检测方法应根据检测目的和エ,程需要按表1规定的检测内容确定,表1检测方法一览表,检测方法检测内容,冲击回波法,冲击弹性波定性检测法定性判定预应カ孔道整体注浆密实性,冲击回波定位检测法定最判定预应カ孔道各位置处注浆密实性,X射线法验证判定预应カ孔道各位置处注浆密实性,内窺镜法も<,验证判定预应カ孔道各位置处注浆密实性,4.1.2 对于桥梁预应カ孔道注浆密实性无损检测,应首先采用定性法进行检测,当孔道注浆缺陷指标超,出规定标准时,应采用定ポ法进行检测,必要时可采用X射线法或内窺镜法进ー步验证,4.2 检测仪器与设备,检测仪器设备中的计量据具应定期进行检定,4.3 检测方式与数量,4.3.1 抽检方式,4.3.1.1 对于预制的预应カ混凝土梁(板)桥,应采用随机方式抽取预制梁(板):对于现浇的预应カ,混凝土梁(板)桥,应采用随机方式抽取预应カ孔道,f,4.3.1.2 当预制梁(板)或预应カ孔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优先抽检:,a)注浆过程中注浆机出现故障或注浆材料发生初凝,b)注浆过程中发生堵塞,c)曲率半径较小,d)其它认为有……
……